NEWS
環境第三方治理劃清責任是關鍵
2024-07-02 4984近日發改委表示,正在進行相關政策的醞釀和修改工作,以大力支持環保產業。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馬榮在出席2014環保產業高峰論壇時表示,國家發改委正在牽頭研究制定環境第三方治理的改革措施,預計年內完成。
對于第三方治理,環保部科技司副司長胥樹凡曾表示,環保企業其實真正需要的是要建立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第三方治理正是政府推動環保產業發展和環境治理升級的雙贏之道。國務院今年發布的《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中也提出要求,在今明兩年,完善節能服務公司扶持政策準入條件,在污染減排重點領域推行第三方治理。
談到當前我國第三方治理政策方面存在的問題時,中投顧問環保行業研究員侯宇軒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隨著專業化分工的發展,第三方治理逐漸成為主流,專業環境公司做專業污染治理,這在國外已經是非常普遍的商業模式。相關政策的修改將推進工業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步伐,讓第三方治理成為工業治污的專業戶?!?
隨著近些年國家對環保產業投入的加大,行業景氣指數高漲,但不能把眼光僅限于看到向好的一面,也要關注到其背后的問題。
環保企業對于第三方治理普遍欣然接受,因為這將會迎來工業治污市場的大開放。與單純的市政污水處理相比,第三方治理的技術含量和進入門檻都會更高一些,同時利潤也會有所上漲。但是,環保企業對此也有一些顧慮,部分企業負責人表示,擔心服務外包價格會提高,也擔心一旦發生問題甚至是事故,責任要如何界定。
一家工業企業的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以往的排污處理都會找來專門的服務公司進行,雖然治理工作交出去了卻依然擔心,因為處理質量的保證缺乏法律層面的約束,如果處理結果不符合標準,還要交罰款?!?
對此,侯宇軒表示,排污企業期待將治理工作轉交給第三方之后,連帶法律責任也轉移過去,這樣可以安心于經營,不用再擔心污染處理。如果已經采用了第三方治理,且生產企業嚴格履行合同,但出了問題仍要承擔相關違法排污責任,那么生產企業對第三方治理的積極性將大為降低。在第三方治理政策的制定和修改過程中要注重治污排污主體雙方的期盼,商業合同簽訂的時候,治污和排污企業的責任須從法律的角度劃分清楚。